中国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在一次听证会上,美国司令无奈地说出“第一岛链”的尴尬现状。曾经被视为美国战略布局重要防线的“第一岛链”,如今正面临着中国速度带来的冲击。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军事力量提升等方面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前进,海上力量不断拓展,远洋作战能力日益增强。这使得“第一岛链”在面对中国时,其战略意义逐渐被削弱,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而中国速度则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变革力量。
为了遏制中国,美国亲手打造了“三重岛链”,但没想到的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作战能力,让美国变得忧心忡忡。
(帕帕罗在听证会上,直呼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的3倍)
1、美司令在国会上,劝特朗普认清现实
据媒体消息称,美印太司令帕帕罗在国会听证会上,狂打“中国牌”,除了炒作中国威胁之外,更是对中国现有的能力感到担忧。
帕帕罗甩出一组颇具震慑力的数据,称中国的造舰速度竟是美国的三倍!而在飞机制造领域,中国的效率也超过了美国近乎一倍。
但我们应该明白,帕帕罗的用意可不是为了夸奖中国,更多的是想引起美国国会的重视,对印太地区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
(第一岛链暴露在解放军射程之内,已经名存实亡)
更值得注意的是,帕帕罗对所谓“第一岛链”空中优势的执着强调。在他的观点里,这个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地缘政治概念,并不是简单的战略防御线,而是抵抗对手、维护盟友的重要支撑点。
但即便他再三强调保持这一区域优势的重要性,却也承认,一旦真的发生冲突,中美双方都难以完全控制这一地区的制空权。这一坦诚的承认,揭示了现代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反映出美国对自身能力的些许不安。
2、国内军工靠不住,美军也得找“外包”
在帕帕罗的担忧中,不仅是“中国速度”对美国的直接挑战,还有美军自身在保持制造与技术领先地位时的艰难险阻。美国曾经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军事工业强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似乎正在被蚕食。
他提到,为了补上造舰能力的短板,美国可能要将一些任务外包给韩国来完成。韩国扬言能够一年造五艘“伯克”级驱逐舰。
(美国军工厂造舰能力拉胯,考虑外包给韩国弥补能力短板)
这个数字听上去不禁让人瞠目结舌,但背后反映出的却是美国在军工生产上的困境。当然,美国并不是没有技术或者资金,而是在巨大的制度与资源消耗下,效率正在显著下降。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产业链外迁的问题,更关乎美国如何在面临全球竞争时有效调整自己的工业战略。如果美国不能在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上重新找回节奏,那么在国际军事博弈桌上,它可能不得不让出更多的话语权。
3、中国的速度,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在现代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军事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帕帕罗所描述的中国,不再是潜在威胁,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强大存在,足以撼动任何旧有的平衡。
中国近年来的国防制造能力让人咋舌,尤其是在新型战舰和航空平台上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美方和其他国家的密切关注。
(“太快”的不只是造舰速度,中国军工、基建等领域已经实现全面开花)
例如,中国最新的076型两栖攻击舰,不仅技术先进,还体现了惊人的建造速度——15个月造一艘。这种速度让人不由得与美国近年来一些“龟速”项目相对,比如“大名鼎鼎”的“星座”级护卫舰,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了10%的工作量。相比之下,中国制造的效率无疑给那些质疑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制造能力不仅体现在军工领域,还在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从高铁到桥梁,从机场到港口,中国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巨型工程,不禁让人感慨:这背后不仅仅是资金投入,更是一种系统化、高效运作的组织能力,而这,才是美国真正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