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通坦宣布推迟谈判,这一决定犹如平静湖面上投下的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此举意味着原本期待的协商进程被暂时搁置,各方的期待与准备都不得不重新调整。可能是由于某些未明的因素或突发状况,导致佩通坦做出了这样的抉择。这不仅让参与谈判的各方陷入了短暂的迷茫与不安,也引发了外界对于背后原因的种种猜测。未来的谈判走向变得扑朔迷离,各方需重新审视局势,等待佩通坦给出进一步的解释与安排。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在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中,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泰国拟被征收36%的关税,这促使泰国希望通过谈判来削减关税。
据泰媒《曼谷邮报》(Bangkok Post)报道,当地时间4月22日,泰国总理佩通坦(Paetongtarn Shinawatra)表示,泰美关于高额贸易关税的谈判因美方要求泰方审议重要议题而推迟。
谈判原计划于4月23日进行。泰国是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措施打击最严重的东南亚国家之一,如果不能在特朗普政府给出的“90天暂缓期”内未能达成减税协议,泰国将面临高额关税。
佩通坦说,新的会谈日期正在安排中,“我们的行动不会太慢,我们正就美方提出的重要议题进行审议,包括可能会适当调整关税”。
她称,泰国的农业出口和其他进口产品正在接受审查。
美国是泰国2024年最大的出口市场,占泰总出口额的18.3%,达549.6亿美元。美国与泰国的双边贸易逆差为456亿美元,较特朗普首个任期初的约70亿美元有大幅上涨。
佩通坦补充道,“我们正在咨询学界和各方意见,全力应对当前局势。我们正在尽可能地保护农业利益,谈判应该是互惠互利的”。
泰国总理佩通坦 视频截图
据报道,原定赴美参加会谈的泰国财政部长皮猜·春哈瓦吉拉(Pichai Chunhavajira)表示,尽管美国推迟了谈判,但工作组的磋商仍在持续。他说自己近期暂无访美计划。
作为泰国的首席谈判代表,皮猜·春哈瓦吉拉上周也没有像之前宣布的那样前往西雅图与美国商界人士会面。
泰国商务部部长皮猜·纳里帕他潘(Pichai Naripthaphan)也是谈判小组成员之一。他表示,鉴于两国有着“良好和长期”的双边关系,无论何时重启谈判,泰方都希望取得“良好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工业联合会(FTI)4月22日称,泰国3月份工业信心指数出现三个月来首次下滑,未来指数显示,由于对美国关税的担忧,该指数将进一步下滑。
FTI的工业信心指数从2月的93.4降至3月的91.8。预测未来三个月信心的另一项FTI指数也出现三个月来首次下滑,从前一次调查的97.6降至3月的95.7。
不过,FTI副主席披集(Apichit Prasoprat)在一次简报会上说,美国暂停加征关税90天的决定具有积极意义,这给了泰国更多的准备时间。
另据泰国大米出口协会的数据,受关税影响,泰国一季度大米出口量下跌30%,全年出口量可能跌破750万公吨的预期。
去年,泰国的大米出口量为994万吨,价值2256.5亿泰铢,按出口量计算,美国是泰国的第三大市场。
佩通坦政府称,若无法通过谈判降低关税,泰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恐被拉低至少1个百分点。
为了促成协议,泰国方面提出增加进口美国玉米、天然气和乙烷等商品,同时降低进口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