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购的世界里,曾有这样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一位消费者满心欢喜地网购了一只乌龟,然而收到货后却发现与商家描述的大相径庭。这不仅让消费者感到失望,也引发了对网购商品质量的担忧。法官在此提醒大家,避“雷”维权至关重要。首先,要仔细查看商品详情和图片,与实际收到的货物进行对比。若发现货不对板,应及时与商家沟通,保留好聊天记录等证据。若协商无果,可向消费者协会或相关部门投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让我们在网购时多留个心眼,避免类似的烦恼。
当网购的活体物品货不对板,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近日,仓山法院审结了一起网上购买宠物乌龟遭遇货不对板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经仓山法院查明,周某以2100元的价格从陈某处购买了一只窄桥蛋龟。因此前与陈某有过交易,出于信任,周某未通过陈某的淘宝店铺下单,而是依照陈某要求,直接通过支付宝转账付款。
乌龟送达后,周某发现并非陈某在微信视频中展示售卖的那只,且送来的乌龟患有严重的肠胃炎。周某饲养一个多月后,乌龟不幸死亡。
此后,周某找到陈某寻求售后处理,陈某却认为乌龟既已售出,所有风险理应由周某承担。无奈之下,周某将陈某诉至法院,要求退还2100元的购龟款项。
仓山法院审理认为,周某依约向陈某支付了乌龟购买费用2100元,陈某向周某交付的乌龟却存在健康问题,致使周某购买健康乌龟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故支持周某解除乌龟购买合同。合同解除后,陈某应将乌龟购买费用2100元退还给周某。
法官提醒,民法典规定:因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当下,宠物消费领域缺乏明确质量标准。相较于实体宠物店,网购活体宠物在网络下单后,面临产品质量瑕疵、货不对板等交易风险的概率相对更高。消费者在网上挑选宠物时,应优先选择网络平台上正规且有资质的商家店铺。若在社交软件上购买宠物,务必对宠物的健康状况、品种等关键信息进行详尽约定,并妥善留存相关证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面交易更能保障货物质量。与此同时,商家也应秉持诚信经营原则,确保商品质量,共同构建健康、透明的网络交易环境。(记者 林春长 通讯员 林艳婷)